大家好,星系结构研究方法,关于星系结构研究方法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星系结构研究方法是研究星系的形态、分布等结构特征并给予理论解释的科学方法。
2、星系是由几亿到上万亿颗恒星以及气体、尘埃和其他形态的物质组成的庞大系统,其尺度达数千乃至数十万光年。
3、星系具有复杂的结构,其研究方法主要有:①按形态考察。
4、不规则星系无明显的结构特征。
5、椭圆星系通常由位于其中央物质密度较大的核和处于其外围物质分布较稀疏的晕构成。
6、核又可分为核球和位于核球中心的密度更大的核心两部分。
7、旋涡星系由内往外通常包括核心、核球、盘和晕几部分。
8、盘的形状犹如“铁饼”,其直径比核球大若干倍。
9、盘内有旋臂,从核球往外伸展。
10、透镜状星系则有盘而无旋臂。
11、②分别研究星系内不同类型天体的分布与运动特征,然后综合为星系结构的完整图景。
12、③用动力学理论解释星系结构的观测特征。
13、例如用密度波理论解释旋臂的起源及维持机理,用暗物质解释星系自转曲线的平坦特征等。
14、 。
本文关于星系结构研究方法的简介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