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
克什米尔一词取自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尔”是使之干涸之意,克什米尔谓水竭之地。它包括查谟、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罕萨、纳加尔以及 克什米尔谷地等七个地区。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到了21世纪初,“克什米尔”已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尔谷地,海拔较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奇特,是该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而查谟的居民多为印度教徒,拉达克的居民从文化习俗上来看,则与中国的西藏地区较为相近。目前,克什米尔地区由两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
克什米尔中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十三世纪起,曾分别为中国的西藏政权和英国、印度控制。至今主权仍倍受争议。
回答2:
属于争议地区一部为巴基斯坦控制一部为印度控制
回答3:
不属于国家,属于争议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印度控制区。
克什米尔是介于青藏高原西端与南亚最北端交接的一个地区。1947年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别独立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获解决。
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1949年划定停火线。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印度控制区。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两次印巴战争,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为印度占领。
19世纪中期之前,“克什米尔”一词仅指代喜马拉雅山脉和比尔本贾尔岭之间的河谷地,而今日则泛指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细分为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